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69章 投资意向

李建国三个人准备拜访的是南通第四建筑公司。

一个打着南通市名义的县级建筑公司。

这家公司曾经参与过援助西藏建设,由于当时条件恶劣、原材料匮乏,南通四建硬是克服了种种困难,圆满完成的中央交给的建设任务,并被中央领导人给予了高度评价,苏省也给予了“建筑铁军”荣誉称号,以后更是建设项目遍及各地,发展成为全国“民营五百强企业”。

这家建筑公司最近有点麻烦,在这个建筑业施工黄金季节里,从外地调入的水泥和混凝土骨料一直供应不上,直接影响施工进度,由于品质原因也不敢使用本地的水泥和骨料,在视质量和速度为企业生命的南通四建,真的是让人着急上火。

耿玉华是主管生产的副总,这是一个有能力、会管理、有眼光、有魄力的年轻企业管理干部,年龄比孙宗远大点,26岁。

听说是鲁省过来推销水泥的过来了,耿玉华亲自过来予以接待。

在会客厅里,针对四建的问题,孙宗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:

可以协调乾河地区紧急调拨5000吨优质水泥和方石子解决四建燃眉之急,价格随行就市,质量可以先由四建检测分析合格后再运输。

然后提出四建可以在安阳县建设建材基地的问题。

孙宗远拿出鲁省地图,找到安阳县的位置,把安阳县区位优势和近期发展规划简要给耿玉华做了介绍。

耿玉华首先确认了急需水泥和石子问题,孙宗远拿起电话给地委李传友书记打过去,听说南通这面缺水泥,李传友当即安排地区水泥厂挤出水泥送给南通四建,石子问题为安排地区建材公司抓紧筹备货源。

乾河地区水泥厂生产量一年才十万吨,产品是获得过国家质量二等奖的,生产的水泥主要供给本地区使用,其他地区的市场销售量很少,这次能有机会销往发达的上海周边地区,那市场潜力有多大,李传友是知道的,要的水泥多了,地区水泥厂也得扩大规模上产量了。

都是千年老狐狸,谁还看不透那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啊!

耿玉华见到第一个问题解决了,还听说是获得过国家质量奖的,当即表态立即运输过来,不必化验检测了。

他内心悄悄的算过账,用汽车运过来的综合成本,也略微比安徽长江水运过来的还低一些,少花钱还解决了问题,想起来老总也会支持的。

对于建材基地建设,耿玉华提出了几个问题: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