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32章 仙峪果脯

孙宗远回味一下果脯的口味,糖度不是很均匀、干湿度也不是一样,就对大家说:

“第一次干到这样就很不错了,不过要想卖个好价钱,还得多做才能够掌握加工技术,糖度不一样大家可以想一想法子解决?有的还糊锅了,怎么避免?放在炕席上怎么解决有的干的过变得很硬,有的还不干很软,说起来是烘干不均匀造成的。”

许庆军把昨天做好的果脯让人分给大家做点心吃,又组织大家研究每个步骤怎么来解决问题,到下午两点的时候把几个工段负责人叫过来一起碰头,他们都提出来解决的办法,那就再尝试一次吧。

于是又是紧张的一通操作,第二天早上大家又陪着孙宗远过来验证质量!

在场每个人都品尝了几块,孙宗远也没说什么,许庆军让大家继续提意见。

大家七嘴八舌的提了一堆意见和解决办法,许庆军又结合大家的建议,重新修改了加工方法,重新又做了一批。

大家说那得多少成本啊?

真的没有多少,水果不要钱,红花乡哪个村都有果园谁也不缺,你卖给谁?

烧锅柴?家家户户门口里外都垛着木柴,一天100多斤先记在账上吧,给不给钱的,反正也不值钱,你想要,去趟山上随意弄。

工钱啊?就十几个汉子,都是村里大小干部和民兵,女的几个老娘们纯属闲的找玩,要什么钱?

不过如果真的开张营业,许庆军打谱她们就是第一批工人,业务技术熟练、还热心,你不要不傻吗?

唯一需要钱的,可能就是刘庄食品厂提供的6大桶糖稀了,一共600斤,孙宗远说不用付钱了,等到果脯厂正式生产了再签供应合同。

试生产两天才用了一桶100斤。

孙宗远让每个工段每次的试制方案都记录下来,便于下次总结经验。

经过连续六天的试制以后,果脯的品质才固定下来。

孙宗远安排把每个工段的经验做法收集起来,做成小手册,让大家互相学习。

孙宗远指导着许庆军,送一些产品到县工商局、质监局做质量检测报告,当然免不了孙宗远给两个局的分管领导一阵客套。

还把最好的500多斤送到福山农产品批发市场摆摊批发,结果不到一天就全部销售一空,还签订供销合同斤。

工商执照和检测报告毫无悬念的拿回来了。

果脯厂用了100个工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